【独家】面对中国光伏企业 First Solar制造成本优势不再_SOLARZOOM光储亿家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 | | | | | | |
【独家】面对中国光伏企业 First Solar制造成本优势不再
  • 2012-03-05 16:09:00
  • 浏览:5148
  • 来自:Solarzoom
      上周,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英利绿色能源公布截至2011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的综合财务业绩。英利全面净亏损达5.994亿美元,每普通股和每份美国存托凭证的亏损达3.87美元。英利表示,其2012财年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目标为2400-2500MW。英利的科技路线图与天合光能以及阿斯特太阳能类似,将引进基于MWT科技的Panda II电池将多晶硅电池转换率提升至18.9%以及单晶太阳能电池板转换率提升至21%。
 
       天合光能第四季度非多晶硅成本每瓦0.64美元,多晶硅成本每瓦0.33美元。英利组件平均销售价格在1.07美元,比天合光能高出6美分,原因一部分来自高转换率n-type熊猫组件。英利第四季度非多晶硅成本在0.56美分至0.58美元之间,多晶硅成本每瓦0.17美元。全部组件成本为每瓦0.73美元。多晶硅料是毛利润的重点所在。
 
       尽管英利第四季度净亏损5.996亿美元,但该公司2012年的预期目标应该可以消除外界疑虑。英利表示,其2012财年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目标为2.4GW-2.5GW,同比2011财年上涨了49.6-55.9%。倘若第四季度制造成本能够维持在每瓦0.73美元,平均销售价格稳定在0.90美元,去年年末英利的毛利率可以达到18.8%。如果去年平均销售价格能够接近每瓦0.90美元,英利很可能提供与2011年相同的收益,而这一情况将不会被其他企业所实现,尤其那些没有能力扩大产能的企业。英利计划2012年35%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40%来自欧洲市场,20%来自美国市场。
 
      美国光伏制造商First Solar近日表示2011年第四季度公司净亏损4.13亿美元,合每股4.78美元;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净收益1.559亿美元,合每股1.80美元;收益从6.098亿美元增长至6.60亿美元。该公司信誉减记3.93亿美元,保单支付1.64亿美元,重组开支6000万美元。公司宣布暂停位于德国的四支生产线以及位于越南工厂的生产。First Solar计划今年将产能缩减至1.5GW至1.8GW之间,低于2011年的2GW。

        鉴于2011年收益额为27亿美元,First Solar 业内巨头地位依然未变。该公司还表示,预计在2012财年的销售额可能会达到35亿美元至38亿美元,低于早前预测的37亿美元至40亿美元。不过,First Solar的组件业务似乎正逐渐失去其原本优势。预计2012年组件平均成本为每瓦0.74美元。这个成本价格直接源于运作利用不足。阿斯特太阳能报告中指出2012年第一季度组件生产成本将为每瓦0.74美元;英利在报告中指出2012年第四季度组件生产成本将为每瓦0.73美元,在相似的成本动态背景之下,First Solar在具备高转换率的硅组件竞争中,似乎有些免为其难。即使平均销售价格相同,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多晶硅组件销量已经高于薄膜太阳能组件,多晶硅很可能将继续领跑并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First Solar还存在另一个不利因素。由于产品制造于高温环境,其保修成本正不断增长。CdTe组件至今被视为具有最佳耐受性以及转换率的组件,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之下。倘若保修成本不断攀升,这预示着全球很多地方将不适合薄膜太阳能组件。当前,保修费用已经高达2.53亿美元,First Solar很难忽视这一不利局面。况且,如今全球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往往每瓦几美分之差,就能造就“成王败寇”。

       此外,日本CIG制造商Solar Frontier在薄膜太阳能组件领域日益崛起。日前,SolarFrontier宣布,其开发的30cm见方CIGS薄膜光伏电池子模块的开口部转换效率达到17.8%。公司最近生产的组件转换率为13.8%。相比而言,First Solar表示2012年其组建转换率为12.7%。除了技术先进之外,Solar Frontier还致力于公司在美国与日本发电站的发展。日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拥有100MW的光伏项目,本土有950MW的光伏项目。First Solar预计2012年总装机量为2.5GW,不过除去闲置的生产线,2012年产能量可能仅在1.5GW至1.8GW之间。

       在制造多晶硅组件成本上,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独霸鳌头的时间最为长久。如今,他们似乎并不满足,并逐渐从这个领域往其他领域渗透。失去了成本价格优势,薄膜太阳能组件在高转换率c-Si组件面前风光不再。在硅材料领域,韩国光伏企业在与中国光伏制造商的较量之中居于下风。目前,韩国光伏制造商将薄膜以及CIGS视为新商机,亚洲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在如此情况之下,First Solar将定位从制造商向开发商转移。First Solar正将目光投向那些已经挤满竞争者的领域。中国企业也将视线投向了公共事业领域以及商业规模发电厂的发展上。国企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已与中国科技发展集团、保利协鑫及其投资的招商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五年开发装机容量为500MW的光伏模块商用屋顶项目。作为全球最大的晶片制造商GCL Poly最近进入美国市场与NRG合作建设太阳能发电厂,并从Merrill Lynch获得贷款担保资助在美国的一系列项目。

       Frist Solar想要力保行业巨头地位,应该在组件效率以及成本削减上多下功夫。不过,在电话会议里,First Solar表示“我们的组件更优秀”,可见,目前First Solar并没有考虑将光伏硅组件运用于其工厂。不过随着保修费用的不断高升,这一陈述将要被推翻。(译者:Krystal)
 

 
  本文版权归Solarzoom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edit@solarzoom.com,电话:02138686788-812 投稿联系QQ:1756139805 欢迎投稿
【责任编辑:krystal】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50315221-812,邮箱:edit@solarzoom.com,QQ:2880163182
 
尹大中 2012-03-05 18:53:21
近期来的消息中终于看到对国内光伏市场起到积极作用的信息了。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企业应抓住时机。

查看全部评论(1)

匿名发表

微信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微博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 一天
  • 一周
  • 一月
  • 每日资讯
  • 光伏杂志
  • 专题
  • 每日光伏市场参考
马上订阅
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DGAD)正式公告,将对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欧盟对中国大陆的
联系我们:021-50315221 服务邮箱:10000@solarz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