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产能“复活”光伏并购浪潮不可扭转_SOLARZOOM光储亿家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 | | | | | | |
过剩产能“复活”光伏并购浪潮不可扭转
  • 2014-08-28 16:44:41
  • 浏览:1881
  • 来自:中电新闻网

  2013年光伏行业整体回暖,使得原本已被挤出市场的过剩产能可能“复活”。对此,专家预计2014年光伏行业兼并重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首先,从政府制定和推行的的政策来看。工信部在2012年印发《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企业做优做强,鼓励重点光伏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同时也牵头制定实施《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并推进尽其快发布实施,推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快速有效开展。另外,社科院也在2013年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指出,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症结是制造业供过于求,未来光伏产业或将出现大规模的整合兼并。最后,2013年9月份,工信部为促进个光伏行业健康发展,完成产业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未达标企业须必须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达标。这些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为重新启动光伏市场,行业主管部门开始着手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光伏寒冬”冻死了国内大批的光伏企业,生存能力差的企业被大量淘汰,所以可以说,行业形势开始变好的时刻正是我国光伏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节点,因此,自去年以来,国家频繁推行鼓励光伏企业兼并整合的政策,以促进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将有一批企业面临淘汰,企业兼并重组在所难免。

  其次,从国际市场局势走向来看。就在不久前,在世贸组织刚刚裁定美国2012年对华光伏“双反”违规后,美国再次启动“双反”调查,初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专家指出,美国商务部这次的调查是上一次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延续,主要目的是通过遏制中国在新能源市场上的作用来打压中国。当前国内光伏产业持续复苏,海外市场仍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再次对我国实施“双反”调查,一方面会对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发展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或将会引起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效仿,使行业复苏徒添变数。"双反"导致海外市场全面收缩,国内市场也没有打开。在经历欧美“双反”调查、海外市场遇冷等一系列挫折后,中国太阳能产业正强劲触底反弹,太阳能产业并购掀起了一轮高潮,2013年新增装机量跃居全球第一。增长意味着机遇,因此,中国成为全球太阳能并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光伏产品主要还是出口导向型,国内市场消化的量相对于众多制造业旺盛的产能实在渺小。然而国外主要市场如欧洲市场正在萎缩,且对我国光伏企业有“限价、限量”的约束;刚刚跃居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的日本市场,则由于补贴过高、政府负担较重,已经确定将降低光伏发电补贴,同时存在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的可能;美国能源丰富,页岩气发展火热,光伏市场潜力有限,且有“双反”的副作用;新兴市场如印度、南非等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际市场的这些困局一方面因为国内制造企业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即多数企业从事低端制造行业,而高端的制造行业以及诸如多晶硅等上游的原材料供应都被国外企业垄断,所以一旦产能过剩就会出现削价竞争这样的恶性局面。任何产业的发展,就拿美国的物流行业来说,产业的升级,行业的优化都是在全行业都十分低迷时实现的,大量没有核心能力的企业被挤出市场或者被兼并,最终只剩下几个物流行业的巨头企业。所以在中国的光伏产品依赖海外市场,而海外市场如此不景气,国外上游企业的挤压加上国内企业相互的激烈竞争势必会使得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兼并于重组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再次,从国内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来看。目前,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否则美国和欧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采用“双反”的大棒对我国的光伏企业进行制裁。目前,光伏产业正值价格突破的“临界点”阶段和全行业低谷期和洗牌期,“双反”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光伏企业需要致力于利用各地优势,将产业链内的每个企业都打造成为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制造企业,并通过协同制造,形成综合能耗低、物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技术水平高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制造企业群,打造一批世界级的优质光伏制造品牌。这需要认真规划和建设,并在运营过程中十分注重和协调管理,建立起一个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精益制造的高端制造体系,才能使我国光伏企业不惧任何国际的打压,在国际上保持持久的领先地位,这样一个体系的构架,宏观来看需要政策的导向和产业自主性的成长,但是从微观来看则体现在企业层面的一连串合作、并购、重组。因为企业在产业链优化的大背景下,一定会不断优化自身的供应链、整合不同的资源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相对于绿地投资,企业更愿意通过收购和兼并来获得优势技术,通过内部交易来减少供应链上的利润损失。

  最后,从光伏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来看。在经历又一轮产能过剩的洗礼后,很多企业都踏上了复苏之路,例如,晶澳太阳能经过耗时一年多的资产优化和财务结构调整,停止光伏电池的扩张,进军下游发展光伏组件业务,迎来11个季度以来的首次扭亏。同样的市场复苏迹象也体现在另一家光伏领军企业阿特斯的财报上。在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看来,重回盈利轨道,既得益于全球市场上组件产品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新的商务模式,即公司从组件供应商到电站和光伏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变。

  但是,并非所有的光伏企业都踏准这波复苏行情。3月19日,英利财报显示,公司年度净亏损高达19.44亿元,这已是英利连续三年重亏,此前年亏损额均超过30亿元。在终端市场上,英利一直采取以低价出货的竞争方式,这种“牺牲利润换取市场规模”的手法,也是此前行业巨头尚德电力采取的模式。虽然,2013年,英利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但连续三年的亏损销售状态带来负债高昂,资产负债率高达92%,属行业前列。另外,A股市场的天威保变、香港上市的保利协鑫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

  “今年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剧,一批缺乏核心技术、成本控制能力较弱及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将成为破产重组对象,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进一步做大做强。”一位光伏业内分析人士称。随着光伏产业和市场应用的逐步成熟,竞争越来越强。光伏暴利时代已经过去,那种花钱买一条生产线、高价聘请一个生产团队就可以生产销售并获得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只有那些能够采用先进技术、科学布局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公司,才能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光伏组件及其它相关产品。虽然2014年光伏行业转暖,但会进入微利时代。所以,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拥有核心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或者拓展市场深度等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自身研发、构建管理团队、组建新业务团队等获得这些竞争优势远不如通过兼并获得优势来的迅速和低成本、低风险。

  但兼并浪潮的兴起绝对不会向我们说的这样容易,税收和贷款政策、地方保护等外在环境因素也仍在阻碍着光伏产业兼并重组的推进。兼并重组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欧美“双反”、产能过剩、企业亏损均成为光伏产业在金融市场重获投资信心的障碍所在,商业银行对光伏企业普遍采取金融收紧的政策,造成大量光伏企业资金链紧张。虽然国家已经提出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但相关细则仍有待落实,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问题解决起来还需要时间。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光伏产业曾经是很多地方的经济支柱,企业兼并重组就会牵扯到利益纠葛,而地方保护也会成为阻力。如果被兼并企业仍能在当地继续生产,那还算“两情相悦”;如果只是单纯被拉走了设备,那么地方政府的确将面临着随之而来的税收、就业问题。所以这一过程势必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产业升级从来都是浩瀚的工程,构成升级过程的兼并也自然难以一帆风顺,但是光伏产业的兼并浪潮一定会产生的。伴随政策的支持,这一波浪潮甚至有可能是2014年光伏行业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grace.fan】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50315221-812,邮箱:edit@solarzoom.com,QQ:2880163182
关键字阅读: 光伏 并购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匿名发表

微信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微博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 一天
  • 一周
  • 一月
  • 每日资讯
  • 光伏杂志
  • 专题
  • 每日光伏市场参考
马上订阅
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DGAD)正式公告,将对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欧盟对中国大陆的
联系我们:021-50315221 服务邮箱:10000@solarz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