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风险变成实际危机 僵尸光伏企业该不该救?_SOLARZOOM光储亿家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 | | | | | | |
潜在风险变成实际危机 僵尸光伏企业该不该救?
  • 2012-09-28 09:12:00
  • 浏览:1438
  •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率维持在0.9%不变,但美银美林银行业分析师吴旖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掩盖了中国经济中的重大风险。在吴旖看来,靠银行系统喂养的大批“僵尸企业”正在蚕食着中国经济。
 
  有投资者担心这些“僵尸企业”正在拖累中国经济,甚至有可能将中国经济推向“迷失的十年”,就像日本经历的那样。
 
  僵尸企业来袭
 
  “僵尸企业”的概念源自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它们消耗了原本可以投入新兴企业和部门的税款、资本和劳动力,吞噬着经济的活力。
 
  2006年,施正荣成为中国新首富,随之跟风投资新能源的投资者激增,促成了中国市场的光伏淘金热。
 
  然而蓝海变红海让人甚感光伏产业的危机。今天,尚德高达16亿美元债务刚刚出具偿还方案。
 
  而另一光伏企业赛维2011年年报显示,其负债总额为302.30亿元,负债率达87.7%,其中短期债券就高达196.71亿元。
 
  在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步步紧逼中,陷入内忧外患的10家太阳能光伏企业集体欠下1110亿元银行贷款。
 
  不仅如此,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熔盛重工集团欠下180亿元银行贷款,正被银行密切关注;中江集团在申请破产时,已对建行欠债30亿元;翡翠航空于6月份进入破产清算环节,已对中国银行欠债30亿元。
 
  “不能否认,银行和当地政府在贷款之前就知道风险巨大。”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余颖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但仍然出现僵尸企业,背后的原因如下:
 
  一是由于经济增长急速下降,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许多行业(如钢铁、有色、化工、造船、电子元器件、水泥,甚至是所谓新兴产业中的光伏和风电等)在前几年的高速扩张中积累了大量过剩产能。
 
  二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用土地和税收催生了大量过剩产能,银行也在这些领域投放了大量贷款。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杨力表示,这些企业陷入困境后,地方政府和银行实际也被深度套牢,只能继续用税收优惠和提供贷款来支持,否则这些问题马上暴露。
 
  这样的状况在日本也曾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股市和房市暴跌导致银行不良债权激增,日本政府并未及时处理这一问题。银行努力通过追加贷款暂时缓解不良债权问题,使欠债公司免于被迫裁员,但结果是本应退出市场的大量僵尸企业存活了下来。
 
  然而随着日本经济“僵尸化”越来越严重,银行系统在接下来的十年内经历了一波又一波不良贷款危机。僵尸企业缺乏创新活力,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成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因素。
 
  救不救?
 
  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的,能很快起死回生的企业不同,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而放弃对僵尸企业的救助,局面有可能转向更糟。
 
  不过杨力不同意更糟的看法。他认为,很多处于严重过剩行业的将是企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面没有根本性逆转的可能性。例如有色、航运、造船等与不可再生大宗商品有关的一个完整经济周期在30年左右,“而这些行业在2008年前后才刚刚经历了行业的峰顶,实际上后面痛苦的日子还长着呢。”他说。
 
  再加上中国经济长期潜在增速下降(由10%左右降至7%左右)已成定局,因此,“抱着侥幸心理等待这些‘僵尸企业’自然好转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些企业只会把地方政府和银行越套越牢,损失越来越大,最终就业和市场都稳不住。”杨力说。
 
  “僵尸企业”反映的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缺陷,吴旖在文章中认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失去竞争力,中国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来源;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有必要让某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破产,将劳动力和资本转移至更有前景的行业中去。
 
  正确做法?
 
  如果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失败的企业不被清除出市场,人为地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到被市场认为没有效益的地方,那么就会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让效率更高的企业不能得到更好的资源。
 
  一些企业的战略失误是早就可以预测到的,余颖表示。
 
  对于风险很大、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在余颖看来,银行应该是将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的,一些高风险高投资回报的行业企业应该是去通过风投资金、发行垃圾债券的方式来获得融资。
 
  实际上,不仅在中国,美国经济最近也在受到这样的威胁,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美国的AIG和英国的苏格兰国家银行几乎可算得上僵尸企业了,因为两者都接受了两轮政府救助,但企业局面还是一样糟糕。
 
  以AIG为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高峰期间,AIG出现了创纪录的990亿美元亏损。而2009年全年则出现了高达109亿美元的净亏损。其2010年,实现净收益78亿美元,但主要是从其大规模资产出售交易中所得。
 
  “僵尸企业从潜在风险变成了实际威胁,而这种威胁在未来数月里可能还会加剧。”美国《商业周刊》作者彼得·科伊在文章中认为,随着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奥巴马政府甚至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被迫支撑陷入危机的金融和非金融企业,以挽救就业机会。一些请求救援的包括钢铁业、航空业、零售业乃至私人房主,可能将成为最可怕的“僵尸”。
 
  对于眼下面临着艰难抉择,有必要打造一个作为参照的坚实框架,一位就此展开过研究的人士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如果一家企业的核心业务仍在健康发展,只是融资来源暂时枯竭,那就应该予以救助。否则的话,就应放手不管。“如果不加区分地支持所有企业,只会使危机进一步加剧,并且降低增长率。”
【责任编辑:krystal】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50315221-812,邮箱:edit@solarzoom.com,QQ:2880163182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匿名发表

微信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微博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 一天
  • 一周
  • 一月
  • 每日资讯
  • 光伏杂志
  • 专题
  • 每日光伏市场参考
马上订阅
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DGAD)正式公告,将对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欧盟对中国大陆的
联系我们:021-50315221 服务邮箱:10000@solarz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