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安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自发自用,不仅节能环保,多余电量还能卖电盈利,成为近些年上海市民积极响应“碳中和”的方式之一。近日,杨先生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自家花6万元安装了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商家承诺30年质保,但出了故障联系售后却无人响应。
6万元装屋顶光伏发电
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浦东新区曹路镇日新村杨薛家宅,2018年时受光伏发电“节能环保还能盈利”的吸引,与一家公司签了合同,安装了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共花费6万元。记者在这份《绿色能源智能光伏发电项目施工合同》上看到,合同甲方为杨先生,乙方为上海交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澜公司”),签署时间为2018年5月13日,合同内容有以下表述:“乙方光伏组件安装在朝南方向太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确保一千瓦一年发电量最高1200度,最低不低于1000度电。”“20年内衰减率不会超过10%,三十年内不会超过20%。”
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安装完毕后,一开始使用正常。除了满足自家用电需求外,多余的电量还能上传国家电网,售卖盈利。杨先生出具的银行账单显示,每个月自己都会收到一笔由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转来的电费收入,数额在700元到1000元不等。“夏季日照充分的时候发电量就比较高,收入也在千元左右,冬春季日照不足的时候会低一点。”杨先生解释说。
然而,到了今年年初,杨先生发现每月收入的电费已经降到了400多元,且逐月下降,到了5月份,直接就没有了收入。杨先生察觉到情况不对,怀疑是设备出了问题,于是自己先去查看,发现设备的电箱锁着,根本打不开。“当时的钥匙是公司保管的,说是为了方便售后维护。”杨先生表示。
售后服务无人响应
在发现光伏发电设备出故障后,杨先生马上拨打了交澜公司售后电话,要求上门检修,没想到就此陷入漫长的等待。
“我打了交澜公司的服务热线,一直无人接听,后来总算找到联系人,要求上门维修却百般推诿,根本没有人来。”杨先生气愤地说,从他反映故障到现在已经1个多月了,连交澜公司的人影都没见过,只是拉了个群在线上沟通,一直不解决实际问题。“当初他们承诺30年质保,每年上门检修,真正出了问题就不认了。”杨先生出具的合同显示,在售后服务条款中,确实有“乙方承诺对本套设备质保30年,并提供20年内每年2次免费上门检修服务。光伏板发电功率质保30年(30年免费更换),逆变器转换率质保20年”的约定。
明明是承诺30年质保,为何设备出了问题却无人响应?记者随后联系到了交澜公司,反映了杨先生的遭遇。该公司一名负责人坦承,公司在过去几年里,人员流失严重,当初为杨先生提供服务的人员均已离职。而且公司业务也发生了变化,光伏发电项目基本已经不做了,转做恒温项目,技术团队也有变动。
难道因为公司内部的经营问题,就不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了吗?面对记者质疑,该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安排相关技术人员上门对杨先生的光伏设备进行检修。然而,一周过去了,杨先生依然没有等来售后人员上门,也无人联系他。无奈之下,杨先生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投诉。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交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奉贤,从事新能源科技、太阳能科技、电力科技及相关设备等业务,人员规模小于50人。
记者还发现,同样因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纠纷,交澜公司还被消费者告上法庭。家住浦东的冷先生同样与交澜公司签了合同,在自家别墅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施,同样是质保30年,结果安装一年后,屋顶一块光伏板掉落到邻居家的花园里,差点砸伤人,整个光伏项目也无法正常运行。因为存在安全隐患,冷先生要求交澜公司对光伏项目予以拆除。
天眼查还显示,因为涉及到多起诉讼以及被执行案件,交澜公司已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对于杨先生反映的情况,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调查核实,但调解过程中企业失联。该局表示,拟将该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